服务热线400-028-285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经达动态

更多 >
[2017-02-17]
浅谈UBI车险
[2016-12-23]
UBI的发展之旅
经达动态
车联大数据应用新趋势-UBI车险
发布时间:2017-02-10阅读次数:6670来源:上海经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VehicleTrend车势

 

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如今的汽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机械设备,而是近百种ECU(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通过内部车载网络可全面监测和控制的“汽车”。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汽车智能联网、无人驾驶等技术井喷式发展的一年,种种迹象表明,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大幕即将拉开。

无线通讯技术不断进步使智慧汽车的需求逐渐升高,各大车厂也积极进行应用服务开发,促使智慧汽车的创新服务模式相应而生,包括汽车共享、车载娱乐系统与车联网保险等,其中以UBI(Usage Based Insurance)车险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服务模式。该模式于欧洲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皆已有成功推动案例,亚洲国家以中国的发展较为快速,台湾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无论在技术发展抑或整体市场环境来看,皆深具发展潜力。

 

车联网带动保险产业变革

 

在无线通讯技术不断进步下,智慧汽车需求逐渐升高,各大车厂积极进行应用服务开发,促使智慧汽车系统平台往更多元方向发展,此发展趋势使传统整车厂从产业链的中、下游转变为硬件提供商,售后服务市场诸如车载资通讯(Telematics)系统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等,皆成为汽车产业接下来发展重点,各式基于智慧汽车的创新服务模式也相应而生,包括汽车共享、车载娱乐系统与车联网保险等,故汽车产业走向智慧化,也使产业价值链面临重组和扩张的挑战。

 

智慧汽车商机


(Source:拓墣产业研究所整理)

 

(一) UBI车险定义

车联网带动的创新服务模式中,以UBI(Usage Based Insurance)车险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服务模式。所谓UBI车险是指基于驾驶行为和车辆相关数据结合的客制化保险产品,此服务模式并非车联网兴起才出现,在Telematics服务尚未普及前,即有依里程数(Pay-Per-Mile)计费的车险产品,其计价方式主要透过车主自行提报里程数,并以拍摄里程表照片作为佐证,无需透过额外的设备配置进行信息采集,高程度的仰赖信任基础进行计费,但也表示此模式存在相当高的诈欺风险。

 

车联网对保险业之影响


(Source:PTOLEMUS)

 

随着Telematics服务不断推陈出新,信息采集方式更多元且准确,联网环境的成熟使车联网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保险厂商透过资通讯技术进行事故鉴定、道路救援与失窃追踪等,带动车联网保险发展;其中在定价部份,也延续早期依里程计价的模式,加入实际行驶距离、驾驶时间、行驶路段、车况与驾驶行为等风险因子,意即联网环境的成熟促使UBI车险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带动各国主要保险厂商的投入。

自2013年起,UBI车险在欧美国家进入快速发展期,美国因车联网环境和技术皆较成熟,主要的车险厂商皆已投入UBI保单开发,包括Progressive、State Farm与Allstate等,目前已有明显的市场占比;在欧洲部份,UBI车险也普遍获得民众和车险厂商的接受,根据英国保险经纪协会(BIBA)调查显示,2015年英国UBI车险保单成长达39%;中国则是在2015年发布「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意见」和试点计划的实施下,带动UBI车险快速推进;台湾则于2015年底开始有产险厂商提出UBI保单送审。车联网技术不断推进和各国车险市场逐渐走向饱和的趋势下,UBI车险将带来新的成长动能。


(二)UBI车险服务模式

保险厂商推行UBI车险时,主要会建构2个分析模型:第一个模型是透过车载装置搜集各式动态信息,包括行车距离和驾驶时段等,此部份信息来源可能是整车厂、车联网平台商或保险厂商本身与后装车载设备商合作,透过专属设备进行信息搜集,端看各保险厂商的商业模式,此模型目的是透过驾驶动态信息的收集进行驾驶风险评估;第二个模型则是将驾驶风险评估结果结合投保时车主和车辆的基本资料与过往肇事纪录等风险因子,以进行精算并推出客制化的车险定价。

 

UBI车险定价模式


(Source:拓墣产业研究所整理)

 

驾驶风险信息收集主要透过车载装置,现有的资料采集设备包括Telematics、OBD(On-Board Diagnostic)与App。Telematics属前装设备,故主导者为整车厂,此资料采集方式可获取车内所有讯息,并有效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但大部份数据皆经过加密,保险厂商可使用的数据量有限,且嵌入式的特性使设备无法携带,故资料采集基本上是随车不随人,目前已有Telematics设备支援UBI服务的案例,例如Ford的SYNC系统和GM的OnStar系统等。

 

UBI车险驾驶信息采集方式


(Source:拓墣产业研究所整理)


App部份则有2种型态:其一为于车载信息系统中安装App,运作方式和特点与Telematics方案相同;其二是于车主手机中安装App,透过手机传感器进行驾驶速度、里程与加速状况等信息采集,然此方案主要目的并非用于保险定价,而是透过奖励安全驾驶行为来降低客户风险,通常保险厂商并不直接给予客户保费折扣,而是让具备安全驾驶行为的客户可获得较多积分,积分可进行商品兑换或获取抽奖资格等;此外,App通常也会结合社群媒体进行积分排序,以强化使用者黏着度并扩大客户基础。

OBD设备是目前UBI车险最常被使用的信息采集方式,所谓OBD是汽车内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端口,以往维修人员将检测设备接入此端口即可获取各式车况信息,包括车速、里程与油耗等。

在后装市场上,OBD设备能采集手机或其他联网设备所无法获取的信息,因此OBD设备成为获取汽车深度信息的最佳途径。车联网兴起,驾驶数据成为各式服务开发的重要基础,因此平台商和保险厂商也都纷纷进行OBD设备开发,例如小米盒子和Samsung Connect Auto等,此设备于UBI车险的应用同时解决前装Telematics设备成本高、无法携带、采集数据未能标准化与保险厂商不具备数据使用主导权等问题,当然OBD设备并非万灵丹,目前仍存在如何避免恶意插拔、信息准确性(意即车辆绑定)与提高车辆适配度等技术问题待克服。

 

(三) UBI车险发展趋势

UBI车险之所以快速窜起,除了联网环境成熟,更重要原因在于全球多数国家车险费率皆走向自由化,包括过去监管较为严格的中国,也在2015年实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车险费率自由化也就表示费率是基于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由于车险服务的同质性相当高,在费率自由化下常沦于削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提供差异化服务成为各国车险服务提供商共同面临的挑战。

车险市场的发展从早期各式静态风险因子定价,例如车型、车龄、车主年纪与性别等,走向车主自行回报里程数的动态定价模式,而此模式即为依里程计价(Pay As You Drive,PAYD)的雏形;联网环境成熟、车险费率自由化的推进,UBI车险开始透过联网装置自动回传里程数;此外,各式车载装置的推出让感测信息更为多元,包括急煞车、急加速、急转弯、每日行车时数与驾驶路段等皆可透过车载装置获取,对保险厂商而言,这些信息更能真实表达保户的风险,提高定价的公平性,甚有保险厂商提出驾驶商数(Driver Quotient,DQ)一词,认为DQ是各种驾驶行为和习惯的综合函数,DQ值有助于进行风险识别。

整体而言,车联网和车险产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已逐渐走向依驾驶行为计价(Pay How You Drive,PHYD)的车险方案。


汽车保险发展趋势


(Source:拓墣产业研究所整理)

 

目前大多数UBI车险采用OBD设备进行数据搜集,然承如前述,OBD所能采集到的数据有限,且缺乏对汽车外部环境的数据采集,而ADAS正好弥补OBD模式的不足之处,透过ADAS同时侦测外部环境和驾驶人行为,提高驾驶风险判定的精准度,随着ADAS普及将为UBI车险推动带来助力,基于更精准的场景模拟,朝向客制化UBI方案发展。